在线留言 / 收藏本站 / 分享我们: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能源新闻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能源新闻

海上风电热了 但是如何起步、协作、整合 依然是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22

“去年我们没参加,但近年海上风电热起来了,我们也有些想法,所以今年来了。”一位来自能源开发企业的人员告诉eo。

 
  但这不是一个人的声音。8月17日举行的第二届海上风电领袖峰会,多达600余人参加,他们中有已有海上风电经验的一方,也有很多是对海上风电感兴趣,希望或刚开始介入这一领域的相关方。
 
  问题是,海上风电的春天真的来了吗?熙熙攘攘的峰会已清晰地告诉业界:对于处于初始阶段的这个行业而言,协作,而非竞争,才是关键。
 
  条件远不如欧洲,技术困难在哪?
 
  虽然国内的陆上风电已趋成熟,但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的初始阶段,这是由海上风电的特殊性造成的。
 
  不同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多变,主要体现在海上盐雾造成机体腐蚀、浪潮增加载荷、海床地形复杂增加建设难度以及远离陆地、极端天气增加的运维成本等方面。
 
  而基于以上几点,海上风电在防腐技术、基础设计、建设施工、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均远高于陆上风电。
 
  除此之外,国内的海上环境远不如欧洲的优厚。
 
  以英国、德国、丹麦为首的欧洲海上风电在全球处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资源,年平均风速可达9~12m/s且无台风的困扰。
 
  而在中国,江苏、河北等长江以北地区,虽然无台风干扰,但年平均风速仅在7m/s左右;而福建、台湾海峡等地虽年平均风速可达9~11m/s,但存在台风风险;而在广东、浙江、海南等地,既有台风的风险,风速又不占优势。
 
  除了风速的差异,欧洲的海床结构相较于中国更适宜海上风机的基础建设,中国沿海不同地区的海床结果差异较大,从松软的滩涂到坚硬的岩石,需要更多样化的打桩技术相适应。
 
  如此一来,国内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可谓困难重重。

  都想分一杯羹,各方想要的不一样
 
  即便国内的海上风电的技术发展困难重重,但海上风电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由于陆上尤其是风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的风电开发已经趋于饱和,弃风现象严重,在用电负荷高的地方开发是风电发展的新方向。而负荷高的地区一般风资源较差,低风速风电是一个发展风向,另一个选择就是在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
 
  虽然中国的沿海风速不如欧洲,但相较陆上仍很可观,且离用电负荷地更近、稳定性好,并网问题较陆上风电小,若能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则海上风电大有可为。
 
  为此,来自产业链上的各方都想在海上风电上分一杯羹。
 
  欧洲想要出售技术。
 
  欧洲的海上风电已经趋于成熟,除继续发展本土海上风电外,中国市场也被瞄准。除了希望设备输出,建设、运维、管理经验也都是他们引以为傲且希望以此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面。
 
  地方政府想要资源换产业。
 
  中国的海上风电规划权已经下放给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上重点考虑的是其对经济的促进。而海域的经济发展较为多样,相比渔业、旅游业等,海上风电是否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即除了发电之外,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多少经济增长点,是否能带动更长的产业链发展是地方政府最关注的。
 
  业主在想要最高投资回报。
 
  目相比陆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项前期工作周期长、前期及建设投入大、运维费用高、运行效果未知等特点。由于目前的海上风电价格固定,更高的发电效率是业主十分看中的。另一方面,压缩投入也是业主的重要策略,他们希望价格低的设备,最短的工期,但又希望最高的可靠性,毕竟海上项目的后期运维费用要远远高于陆上。
 
  设备制造方想要降成本。
 
  业主对于成本的敏感,直接传导至整机制造商,如何降价以争取业主的选择是他们的压力所在,而这份压力也逐级传导到了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但如何在压缩成本的同时不降低或提高可靠性,即降低整个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是摆在所有生产商面前的难题。
 
  安全使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除性价比外,安全是另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海上风电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海洋工程,和所有海洋工程一样,复杂的环境、不便的交通都增加了项目的安全隐患。其中施工与运维方对此尤其敏感,他们关心如何加强人员安全素养、排除工作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提升海上交通的便利程度。
 
  整合是关键,如何协作是所有参与者的困惑
 
  产业链上各方的诉求不一,必然导致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如何协作提高效率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首先是对于海洋开发的不确定性,这涉及到政府各部门的协作。各方如何认识海上开发,决定了一片海域是发展军事、旅游、养殖等还是海上风电,而各地也各有侧重。
 
  初步确定可以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后,仍有一个很长前期工作周期,开发商需要从多部门获得许可,无论是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还是通航安全论证都耗时颇久,一般而言,完成这些工作至少两年就过去了。
 
  业主心急如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个整合的规划。
 
  项目确定后,各方的矛盾才刚刚显现。业主、风机厂家、设计院、施工单位在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由于沟通不足、实现规范不够、各家在交叉领域界限模糊,出现了重复和缺失的问题。
 
  一个项目的整合、协调存在问题,一片海域内相邻的多个项目之间更是如此。如果可以统一规划输电线路、铺设海缆、联合运维等,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在以后的原海项目开发上将体现的更加明显。而这些统一在目前还远未实现。
 
  整合的不到位或许是海上风电初始阶段的缺点,而这方面,欧洲较为成熟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经验可以提供参考,另外其他行业,比如同为海上工程的海上石油开发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个产业的发展,尤其在初始阶段,协作或许重于竞争。


文章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建站中国 www.jzzg.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60087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