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他们决定向国际上一种刚刚萌芽的新型雷达技术发起冲锋;22年后,某新型战场侦察雷达在他们手中诞生。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某课题组三代人接力攻关——
潜心22年,成就一件大事
开栏的话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两会上,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
创新驱动,一个时代热词的流行,再次标定了创新力之于战斗力的重要方位: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不日新者必日退。世界军事史告诉我们,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我们能否选准突破口,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直接攸关我军能否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创新是一道“概念题”,究竟该如何破题?创新是一门“实践课”,究竟有怎样的酸甜苦辣?创新是一场“竞速赛”,背后有什么样的较量?从即日起,本版推出“创新驱动新闻观察”专栏,从科研院所、基层部队等不同层面,发掘创新故事,剖析典型事例,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鼓与呼。
一束雷达电磁波扫向远方,穿过草丛、墙壁、地表。一簇簇跃动的光点同步显现在显示器上,随即形成清晰可辨的图形。
经过22年三代人接力攻关之后,我国某新型战场侦察雷达终于研制成功了!
如今,这种新型战场侦察雷达完成设计定型,开始生产列装。依托这一关键技术研制的另外两种战场侦察装备,则早已批量生产投入部队使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我们潜心22年,终于干成这件大事。”课题组负责人、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智敏教授说。
“既然已经出发,那就坚持跑到底吧”
周智敏至今清楚记得,22年前,梁甸农教授投向自己的目光。
那天是1994年4月6日,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知名雷达技术专家梁甸农教授把周智敏等几名年轻人召集在一起。他告诉大家,国际上一种新的雷达技术已经萌芽,将成为未来战场新的侦察手段。
“我们应该瞄准这个战略前沿技术,现在就干起来。”梁教授把目光投向刚刚30岁出头的周智敏。那目光里,透着一种坚定与信任。周智敏想都没想就决定加入进来。
这种新型雷达技术,信号和信息处理极为复杂。当时国内无人涉足,国外技术封锁,系统如何设计?算法怎样突破?国内许多研究雷达的单位认为技术难度太大,纷纷望而却步。
跌倒,爬起,失败,重来……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够成功,就连有的团队成员也开始怀疑他们当初的选择。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研究工作多次陷入困境。有人产生了气馁情绪:“光有目标找不到路,再搞也白搭”;有人好心劝慰:“实在不行,就调整方向吧”……
每次进退维谷之际,梁甸农、周智敏等课题组主要成员都选择了坚持。他们认准了一个理儿:“新型雷达是未来战场克敌制胜的先进侦察手段,我们如果不干,就会给国家和军队留下空白,在未来战场上就会受制于人。”
这是一场没有鲜花和掌声相伴的寂寞长跑,他们这样勉励自己:“既然已经出发,那就坚持跑到底吧。”
“在一张白纸上画幅画,竟然这么难”
“一开始,我们连最起码的信号产生都无法实现。”周智敏说,当初他们决定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却没想到在一张白纸上画幅画,竟然这么难!”
有多难?尽管周智敏教授说得轻描淡写,但我们仍可以从这些细节中窥见一斑——
前期试验缺乏条件,他们就在办公楼顶架设简易轨道等试验装置;设置探测目标没有制式装备,他们就自制简易火炮当目标;机载试验时,由于经费有限,租不起专业试验飞机,他们就租通用飞机;飞机上没有厕所,他们就带上两个大铁桶充当卫生间……
从零起步,自主创新。课题组从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像“燕子垒窝”一样,逐步建立起一套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攻克了系统设计与研制、信号处理算法等一个个技术难题,又用“愚公移山”精神完成了难以计数的各种试验。
“燕子垒窝”“水滴石穿”“愚公移山”……这些词语是团队与困难搏斗的真实写照。检验雷达性能,需要进行地面试验、机载试验、高低温试验,以及各种环境、气候试验。课题组黎向阳教授说,这些年,他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西北大漠、东北雪原、塞北草原、西南山区、边防海岛,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流汗是幸福的,是因为汗水浇灌的花最灿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攻关进行到第10个年头的时候,课题组终于迎来巨大突破——成功掌握了新型雷达核心关键技术,并研制出了第一部性能先进的新型战场隐蔽目标侦察雷达!
新型战场侦察雷达研制成功,有关部门迅速将其列入演示验证和装备型号研制。为把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课题组紧接着又打响了一场新的攻关战斗。这一干,又是10年。
在周智敏教授率领下,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多项重点型号任务,从工程样机研制、演示验证研究,到最后形成装备,每一个环节,课题组都需要克服不计其数的困难。然而,任何困难都没有阻挡住他们将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步伐。
“流汗是幸福的,是因为汗水浇灌的花最灿烂!”周智敏说,截至去年,他们承担研制的3种新型战场侦察与监视雷达先后定型列装,实现了我军战场侦察装备跨越式发展,为部队打胜仗提供了新的“利器”。
22年,干成一件事;22年,接力三代人。当年率先提出开展新型战场侦察雷达研究的梁甸农教授,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当年血气方刚的周智敏,现在也年近花甲;当时还是研究生的黎向阳、宋千、黄晓涛等一批年轻学子,今天已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创新未有穷期。眼下,这个课题组又增加了不少年轻人,开始了新征程。他们在新型雷达技术领域开辟出3个新的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武器装备研制项目。
“用不了几年,这里开出的灿烂之花,将会再次推动我军战场侦察装备实现新跨越!”今天,周智敏投向年轻人的目光,一如22年前梁甸农教授的目光一样坚定。
突破,需要甘于坐冷板凳
■王通化
前不久,一则“神秘的引力波终于被找到了”的消息,引爆了舆论场,刷爆了朋友圈。
这一刻,距离爱因斯坦关于引力波的预言,过去了整整100年。100年里,全世界无数科学家为此默默奉献了太多的智慧与心血。无数次打击、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冷嘲热讽,他们没有气馁、没有停止。
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关注前沿的探索目光,更需要甘于坐冷板凳。
三代人接力攻关,22年磨一剑——国防科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某课题组成员,正是这样一群甘于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
尽管素未谋面,但他们默默无闻的身影总在眼前闪动。始终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还有这样一句想对他们说的话:“创新是艰难的,因为你们常常不被别人理解;创新是痛苦的,因为你们要忍受一般人不曾有过的寂寞……但创新更是幸福的,因为你们为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创新驱动关乎国家和军队未来。一个国家、一支军队,需要一大批像他们这样甘于寂寞、敢于冲锋的科研人员。我们在为他们喝彩、向他们致敬的同时,也要警醒这样一个事实——
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羡慕“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专业热门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
并非所有人都甘于坐冷板凳。正因为此,我们更要爱护好那些甘于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主动靠上去,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舞台,给他们支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温暖,绝不能让他们的激情冷了、信心冷了、劲头冷了。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