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空间站20吨的核心舱。全部完工后这个60吨的空间站将于2022年正式运转,至少运行10年。据法新社4月20日报道,采用液氧煤油为燃料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20日晚7点41分从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将中国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送入太空。据新华社报道,天舟一号是朝着中国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建设这一目标迈出的“关键一步”。天舟一号采用两舱式结构,全长10.6米,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天舟一号在重返地球前还将在太空进行包括非牛顿引力实验在内的一系列实验。
据美国《国际财经日报》网站4月20日报道,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20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运行轨道后,它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天宫二号目前在高度约39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发射天舟一号的主要目标是自主运送货物和测试在微重力环境下向天宫二号提供液体推进剂——这些过程和技术对于为中国空间站及航天员提供补给的计划至关重要。
自动再补给是打造国际空间站能否成功的关键。最初,苏联和美国都是用载人飞船顺便运送补给,每艘载人飞船一次只能为空间站运去几百公斤物资。1978年苏联开始把“联盟”号载人飞船改装成无人货运飞船,称为“进步”号,每次飞行可为空间站送去2吨多物资。
美国“太空飞行网”称,天舟一号与目前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的货运飞船相似。在设计和运输能力上,天舟一号与俄罗斯的“进步”号(Progress)和欧洲的“自动转移”(ATV)飞行器相似,为国际空间站提供食品、水和推进燃料。不过,美国的 “龙”(Dragon)飞船和日本的HTV货运飞船不能给空间站补给燃料等。业内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天舟一号作为“太空快递”的大力士,载荷能力实际高于俄罗斯研制的“进步”号M型和美国的“天鹅座”(Cygnus)飞船扩展型,也高于日本的货运飞船。
澳大利亚太空专家莫里斯·琼斯20日也对香港《南华早报》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的一项“伟大成就”。他说,“只有中国、欧洲和俄罗斯研发了能够对空间站进行燃料补给的货运飞船。美国都没做到。”美国《太空日报》称,也许有观察人士认为,发射货运飞船似乎没什么稀奇。这种看法大错特错,因为这是中国开启最伟大空间计划的最后一步。中国一直在反复进行交会对接试验,为在人类载人航天史上站稳脚跟稳扎稳打,在一个个任务栏边上的方框里打钩,而天舟一号“是中国空间实验室任务清单的收官之战”。
美联社20日称,中国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主要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禁止与中国进行此类合作以及对“中国太空项目与军方关系密切”的担忧。中国现在正将其太空计划国际化,为有意参加天宫二号任务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文章称,自从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发射月球探测车。此外,中国计划于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施世界首次到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月球背面采样任务。
4月20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显示,空间站的物流配送提供一种独立的、本土的和非载人的途径。或许更重要的是其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的能力,这意味着一种能够拓展访问及物流线路的综合能力的日趋成熟。拥有这种实力意味着,中国获得了又一种其他航天大国眼中的、维持人类在太空中存在所必需的能力。这意味着能够维持人类的长期存在并为太空资源创造出一条供应链,新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西方错误地想象出一场太空竞赛,而错过了一场太空中事实上的“淘金潮”。这场“淘金潮”是由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所决定的,包括从小行星、月球和太空太阳能中获取资源,这将促进其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英国《金融时报》20日称,尽管中国对航天的投入已经不少,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形见绌,但如果建成空间站,将是中国太空项目的一个“加冕时刻”。到2028年国际空间站服役期满后,中国的空间站将“独一无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表示,“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如果美俄需要进行空间研究,届时我们可以说,不好意思,你得和中国联系,和我们合作。”报道称,中国的空间项目“复制了美俄”,但其快速发展的技术让地区邻国艳羡,“特别是被中国甩出几条街的印度”。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称,天舟一号发射标志着中国向2022年建立永久空间站的目标又进一步。尽管如此,中国在太空技术上依旧落后于美俄。而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不断增强太空能力是为了“在危机发生时阻止别国使用太空资产”。
“为什么中国的新货运飞船如此重要?”印度防务与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哥丝瓦米20日在日本《外交学者》撰文称,中国的太空计划与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彼此相关。它不是为了得到国际声望,而是逐步累积实力,以获取空间资源。她认为,中国已经接近获得一种重要能力,即在太空保持长期有人的状态,并打造出空间资源的供应链。哥丝瓦米说,西方错误地想象了一场太空竞赛,同时又错过了太空的“淘金热”。而中国未来或许能从小行星、月球等获得所需的再生能源和资源。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19日报道,中国的航天专家正忙得热火朝天,因为中国在航天领域将迎来一次首秀。对中国而言,国产飞机C919和天舟一号两个项目是中国跻身世界航空航天领域顶尖梯队的证明。中国2017年向太空发射的火箭数量很可能将超过美国和俄罗斯。欧洲则已经被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