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3月2日,集团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
三峡上海院开设“百年党史 记忆工程”专栏,在这里,你将看到上海院67年来为祖国建设一往无前的奋斗结晶,看到广大上海院人不畏艰难、拼搏进取、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如何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焕发新机。
第七站,让我们来到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6月10日,三峡能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在沪市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彰显出世界最大水电企业和中国最大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以实际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清洁能源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长夜难明赤县天”到“一唱雄鸡天下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望,中国海上风电发展一路走来,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今天,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共和国海上风电起跑线、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三峡上海院勘测设计的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说起,改革开放后,上海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邓小平时刻关心着上海的发展,要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1992年,上海正式开启了三个“三年大变样”的建设高潮。
“十二五”时期,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成为建设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了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三峡上海院负责勘测设计。
那个时候,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要建海上风电场,“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可行”。
然而2010年,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场34台机组全面并网发电,当前来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一些外国专家看到整齐矗立在东海大桥一侧的矩阵式风电场时,不禁赞叹:“没想到这么快就建起来了。”
应该称奇的何止是建设速度。以创新手法破解城市发展痛点,是以三峡上海院工程师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的孜孜追求。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6年6月,当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可研报告由三峡上海院编制完成时,无论从设备、技术标准和研发方式上,国内开展海上风电场建设领域,仍属一片空白。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能不能够建起来,能不能建好?一时间质疑声不断。
鲁迅先生在《今天的两种感想》里感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三峡上海院工程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内没有相应标准,就向有相关经验人请教;港口海洋科研基础不足,就引进人才力量;环境适应条件特殊,就精心计算,大胆创新。终于,2010年7月10日,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场34台机组全面并网发电,经过10级海上大风的实测,风机运行一切正常,设计和实际情况总体相符。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以多项“第一”的“壮举”刷新了中国乃至世界对海上风电的看法:
▶ 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
▶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3兆瓦离岸型机组
▶ 第一次使用高桩承台群桩基础作为风机基础设计方案
▶ 第一次采用海上风机整体吊装工艺等……
“长腿螃蟹”方案
无数创新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被媒体普遍称为中国首创的“长腿螃蟹”方案。
要在大海里稳稳立起超过30层楼高的巨大风机,通常情况下,国外海上风场,选址区域的海底是硬质砂基,承载力大,而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位于长江口,10米水深以下的海底,沉积着滚滚长江千百年冲泄带下来的淤泥质土,足有20米厚,场址地质条件差——国内没有先例,国外经验根本不能照搬。
上海院借鉴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上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三角架式、四角架式、高桩承台群桩和单根钢管桩等多种基础方案。最终,通过比较论证,决定首次采用高桩承台群桩方案。
就这样,一项最适应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环境条件的优化方案、中国首创的“长腿螃蟹”方案脱颖而出——首先,在海底斜着打入8根80多米长、直径1.7米的钢管,围成一个圈;随后在8条“长腿”上浇筑一个直径14米的混凝土承台,相当于“蟹壳”。等“长腿螃蟹”站稳,再将风机整体起吊,站上“蟹壳”,完成安装。
这套基础方案已经成为上海院自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不仅代表了国内外此领域的一个创新,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到了国内企业的施工能力,安全、经济、合理,获得业主方和施工方高度认可。
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海上风电场开发设计、施工组织、运营管理、大型海上风机装备设计制造等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从此跻身大功率风电机组装备及海上承载平台制造、安装的世界先进行列。该工程当年上网电量2.6亿度, 可以满足上海40万人口生活用电的需要,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其年减排效果相当于停驶6万辆汽车。
这是我国首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三峡上海院承担了该项目当中的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科研课题,为此,工程师们在最初的3台风机上上下下装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不仅为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全方位的监测数据,还将为我国今后风电机组优化设计、基础优化设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2018年,“我国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一次可以标榜海上风电建设史册的工程项目,全面开启了我国利用自主技术大规模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的大幕。
三峡上海院不断创造辉煌历史,也书写下中国海上风电的壮丽篇章。截至目前,三峡上海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在沿海9个省市实际开展海上风电勘察设计业务的设计院,已形成海上风电、陆上风电、源网荷储、新能源大基地等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将持续为集团公司“海上三峡”引领战略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为祖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贡献三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