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 收藏本站 / 分享我们: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能源新闻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能源新闻

李鹏:助力碳中和 风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1-03-31

从2003年第一批特许权招标算起,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各类可再生能源相对成本的变化,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里,风电发展将面临全新的形势,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战略层面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重新构建扶持风电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政策框架。可以说,过去15年,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虽然在此过程中,一些战术层面的行业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但是《可再生能源法》所确定的费用全民分摊的标杆电价政策还是始终得到了贯彻执行,这一最顶层政策的稳定极大地保障了行业发展的确定性,也吸引了大量的长期资金进入到这一领域。但是随着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风电产业维持“价格特区”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在最顶层的政策架构作出全新的战略安排和部署。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绿色电力证书的体系是比较适合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要求创造出对于新能源电量的强制需求,通过绿色电力证书体现风电等新能源电量清洁属性的市场价值,就能保障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增长。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从立法或者中央文件的角度将其锁定成为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并明确相关的目标和实施细则,以此坚定市场信心。中长期的游戏规则明确之后,行业发展的确定性将大大增加,才能吸引行业发展必需的长期资金,为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对于风电项目来说,推动签署长期PPA也是增强项目确定性的有效方式,主管部门可以先期推出标准合同,同时结合碳减排的要求逐步引导绿色电力消费的主体与风电场签署长期PPA,以此来替代标杆电价退出后项目电价的不确定问题。

二是明确风电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笔者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是配电侧将取代发电侧成为驱动电力变革的核心力量,绿色消费的普及将反向带动上游的绿色生产,这就需要重新研究风电在未来电力系统的定位,特别是未来在用户侧和配电网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未来用户侧的分布式电源将成为清洁能源供给的重要增量部分,光伏产业因为其先天优势,已经在逐步完成家电化和场景化的进程,未来将深度融入到用户侧的车棚、工商业屋顶、BIPV建筑等各类应用场景中,这些将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增长空间。如果风电仍然固守发电侧的市场,就会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空间。分散式风电政策设计的初衷,就是为风电在配电网和用户侧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路径,如果未来能够在政策层面和项目层面取得较好的进展,将为风电产业打开新的市场增量空间。金风和远景都在这一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目前主要还是受制于体制机制的障碍,进展较为缓慢。随着未来各省特别是中东南部负荷集中的省份碳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很有可能会发生实质性的突破。在此之前,产业自身也应该加强研究,对于风电在未来电力从生产到消费全产业链的定位和应用场景以及所需的政策建议要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才能在碳中和带来的能源转型大潮中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是加快创新风电产业的商业模式。风电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本身的技术研发、不断推动度电成本的下降是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目前各头部企业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整个风电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应该得到同等重视。之前风电产业链各环节的分工非常明确,整机企业提供装备,开发企业负责建设运营。但是未来这样严格的界限将会被打破,风电场的产品化和风电机组的平台化很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风电制造企业也将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向涵盖全产业链的服务商转型。整机制造属于典型的制造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体的利润非常薄,所以目前的整机厂商都在通过资源合作来销售设备,这对于行业发展并非坏事。随着资源合作的深入,未来风电产业的终极产品形态就变成了风电场,估值方式和实际的利润率与单纯的设备销售不可同日而语。风电场资产的竞争本质上是度电成本的竞争,企业的技术优势可以通过资产价值提升来变现,竞争规则是良性的,这就避免了设备厂家不考虑产品质量无底限的价格战。同时,整机本身也要逐步打破标准化产品的定位,而应该变成集成各类先进技术的定制化的平台,现在很多省强制要求新能源在场站侧配置储能,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未来随着现货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风机自身的出力曲线可控就变成了极大的技术优势,可以在市场上变现商业价值,很多风机很可能会主动配置储能模块,而且在先进技术有较为通畅的变现渠道的情况下,5G技术、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就会以风电机组为平台逐步实现集成应用,风机就变成了一个对于电网适应性很高、有较好的可控性的小的发电平台。随着数据的积累,智慧运维的商业模式也将不断创新,最终行业架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风电整机企业向下游延伸,最终变成涵盖风电全产业链的服务商。这也需要我们在电力现货市场机制设计中要确保优质优价,才能推动产业链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

总书记提出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后,新能源产业从业者都倍感振奋。但是我们始终要明白,未来我们需要的是绿电,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绿电,风电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增量究竟是一年2000万千瓦还是5000万千瓦,完全取决于行业自身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在政策端、产业端和用户端形成合力,风电产业才能行稳致远,最终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文章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建站中国 www.jzzg.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60087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