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随着行业补贴政策的逐步调整,风力发电系统、风能设备进一步升级和技术高端化将成为大趋势,特别是海上风电、分散式风电产业化、智能化等方面,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迎来突破。
近期,风电市场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历过去年两年的蛰伏之后,集中式电站增长乏力,2018年以及今后的风电市场机会初具雏形,其中,又尤以分散式形态、海上风电最为显著。
“风能全面加速、集中式发电快速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此前曾有业界资深人士抛出了这一论断。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不需要使用燃料的低碳供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污染的绿色能源,风电实则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随着中国风电迅猛发展,中国的能源结构悄然间绿色化,目前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并且其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一方面逐渐退坡的补贴政策强调继续抑制非理性需求,另一方面重点调节供给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风电市场将进入增加“高效供给”新常态,在未来的政策变化趋势中,不仅仅只是严控“弃风限电”地区的新增产能这些限制性措施,包括分散式、海上风电在内的新形态还将进入补库存、增供给的新时期。
“换挡提速,这是2018年的主旋律。”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2017年分散式、海上风电发电量、并网规模都创了新高,但是今年估计会是一个追求效益的状态,这已是行业共识。2018年补贴政策退坡、发电成本下降、提升效益都将是常态化的,针对长期存在的弃风限电难题,相关部门将持续开出一系列政策“药方”,严控部分地区新增风电并网项目。而在各个地方会分类调控、分城施策的同时,风电企业必须学会应对这样的市场。
今后如何保证这样的净利润增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这样的节点上,面对2018年不确定的市场和行业下行风险,龙头房企和标杆房企普遍开始强调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增长。二龙头和标杆企业谨慎的背后,是2018年风电市场调控不放松、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进入后补贴时代的新格局,都令风电行业的基调与过去两三年大不同。
尽管面临不确定的市场,但乐观派也大量存在。当前中国的清洁能源应用远未结束,城市群和都市圈投资仍有巨大机会,随着能源供给变革深入落地,一些成长型企业仍然具备弯道超车的空间。从企业的层面来看,要开始关注提质增效后会给以后的市场业务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企业对机遇的把握应适时转移到对风电供给变革的关注。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中国风能提质增效进程还未结束,风电行业的规模化竞争也在路上。分散式风电目前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能企业必争之地。由于弃光、政策等问题,光伏开发从西部转向更靠近负荷中心的中东部,分布式市场的开启给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此背景下,一些“小而美”企业还在加速扩张,争取早日跨进第一阵营的门槛。在2018年,上述企业依然设定了非常进取的产能目标,依然走在快速规模化的路上。
国内机构指出,2018年是风电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随着补贴政策退坡和产能规模的收紧,中小型风电企业生存愈发艰难,而大型风力发电商则加加快并购和技术储备的步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总之,在效益与规模融合的当下,风电企业要逐渐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核心技术,一手抓市场导向,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