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7日,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翼龙Ⅱ”新型长航时察打一体多用途无人机首飞成功;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空军训练部队MQ-1“捕食者”无人机退役,其任务将由MQ-9“死神”接替;3月中旬,驻韩美国陆军开始向群山基地部署“灰鹰”无人攻击机部队;几天后,中国“彩虹”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完成了全球首次现役无人机编队阅兵飞行……一时间,被称为“无人战争”主力军的军用无人机成为热点。无人机不稀罕,无人战机才是焦点。你可知道,如今“意气风发”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当年却出身“寒门”,其发展历程也是充满曲折。请看今天《解放军报》的报道——
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杨军摄
军用无人机成长三部曲
■刚桂虎
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研制出无人靶机,开创了无人机使用的先河,到阿富汗战场上无人机第一次扮演攻击角色,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并广泛用于飞行器,无人机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的战场中,军用无人机将逐渐由配角转变成主角,终将广泛地使用于空战,开创革命性的空战新模式。
一、“天生替身”荣膺“最佳配角”
无人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美国为训练战斗机飞行员和防空导弹操作手,研制出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推进的靶机,代号为Q-2“火蜂”,也就是现今无人飞行器的鼻祖。
到了60年代,因为U-2侦察机屡次被击落,美军研制出执行侦察任务的“萤火虫”无人机,在古巴导弹危机时准备接替U-2侦察机执行任务。但随着苏联同意撤回导弹,任务在最后一刻终止。
无人机被首次正式派往战场执行任务是1964年。当时,美军无人机主要配合载人侦察机执行侦察和目标指引任务,10余年间共执行3435架次任务,拍摄1亿4千多万张照片,任务区域大部分是载人侦察机不宜前往的区域,并在“后卫一号”“后卫二号”两次轰炸中达到使用高峰。战争结束后,美国空军因经费缩减而进行组织重整,无人机部队就此解散。
将无人机在战场上发扬光大的是美国,但以色列却是创造无人机创新使用方向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制造最多种无人飞行器的国家。早在60年代末,埃及和叙利亚引进部署苏制防空导弹,对以色列的侦察机构成巨大威胁,以色列便开始把目光投到无人机身上。1973年中东赎罪日战争爆发,以军购入大量无人机,并自行研制了“巡逻兵”和“獒犬”无人机,成为现代侦察无人机的标准。
在发展侦察无人机的同时,以色列大力发展空射型诱饵,研制出“参孙”和“妖妇”两款诱饵无人机。贝卡谷地战役开创了在实战集中大量使用无人机的先河。1982年以色列大举出动“参孙”和“妖妇”,叙利亚防空雷达立即开机瞄准目标,此时以色列战机借机用反辐射导弹摧毁这些雷达。战场实况由“巡逻兵”和“獒犬三号”传回指挥中心,引导火炮攻击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
二、“愤怒小鸟”修炼“察打一体”
制图:梁 晨
随着信息化军事变革的推进,无人机的使命任务开始拓展。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媒体首次提及了用于侦察和作战任务的无人机。而后,为了打击“基地”组织分子,美国研制出侦察打击一体的无人机,现实版“愤怒的小鸟”频频飞往中东。
2002年11月4日,美国中情局得知“基地”组织头目哈里斯行踪,一架MQ-1“捕食者”无人侦察机根据线索很快发现了目标,根据地面指令向其乘坐的越野车发射了一枚“地狱火”导弹,将6名“基地”分子全部歼灭。此次攻击行动拉开了无人机空袭的序幕,美军越来越多地使用无人机对恐怖分子发动空袭。2007年5月美国空军又重新拥有无人机作战部队,使用的是全球第一种无人攻击机MQ-9,是由MQ-1“捕食者”无人侦察机改进而成,在顺利完成各项测试后,美国空军将它命名为“死神”。
“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陷入动荡,恐怖主义蔓延,美军大幅增加无人机空袭任务,取得良好战果,成功击毙“基地”组织多名高级头目。2016年,无人机又取得击毙塔利班领导人以及ISIS成员的诸多战果。就在今年3月8日,“死神”无人机还空袭了索马里“青年党”一处训练营,击毙超过150名极端分子。
我国也研制了“翼龙”“彩虹”等高端大中型无人机,先后出口到十余个国家,在打击极端主义恐怖分子行动中表现突出。去年伊拉克政府使用“彩虹-3”无人机空袭极端组织目标的视频曾在互联网上一度走红,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虽然无人机空袭有效打击了极端主义恐怖分子,但是它也存在目标识别错误、无差别轰炸等问题,造成大量误伤、误炸。据美国新闻调查社统计,从2004年至2015年,美军无人机空袭估计共造成超过三千人死亡,其中预定目标任务仅几十人。
三、无人战机何日“问鼎蓝天”
1993年,美国空军开始论证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无人战斗机的理念研究。加装武器系统的无人机可说是无人战机的雏形,但无人战机不仅是一架通过屏幕及数据链遥控的飞行器,更是一架全自动、可适应特定作战环境,真正的多任务、多用途战斗航空器。
无人战机最大的优点是飞机上不需飞行员,可省去座舱及对应的维生系统,以缩小飞行器尺寸、减轻重量,并能提供更理想的气动外形、更佳的隐身性能,更可省下大量训练费用,还可随意出动执行高风险任务,无需担心飞行员伤亡或被俘。
在初步实践阶段,波音在美国空军资助下推出X-45A样机,诺·格则为美国海军设计出X-47A验证机。2003年,“J-UCAS”计划将空军和海军的无人机项目合并,波音推出X-45B,诺·格则推出了X-47B参与竞争。3年后,该项目终止,空军和海军分道扬镳,各自发展符合自身需要的无人作战飞机,并转入秘密研究阶段。
2011年,X-47B完成首次飞行,此后该机进行大量飞行项目测试,首次从航母上弹射无人机,首次在航母上完成常规降落,首次实现空中加油……正是这些开创性的测试,让X-47B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各国无人作战飞机研发的标杆。就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无人作战飞机将逐步统治天空时,2016年5月,美国国防部却决定将舰载无人空中监视与打击项目调整为空中加油系统项目。几年来风光无限的明星机型X-47B正式“下马”。
一度被人看作发展趋势的无人作战飞机概念遭遇挫折。其他大国无人作战飞机研制进展也并不顺利:2014年底俄罗斯一系列无人机项目下马,“鳐鱼”无人机杳无音讯;英国的“雷神”无人机各项实验进展缓慢;欧洲“神经元”无人机进展顺利,但是只进行了技术验证,欧洲各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采购“神经元”整机。
虽然X-47B下马,但是不可否认,在未来战争中,无人装备、智能武器会越来越多,无人机仍然是无人化战争中的重要作战力量,存在巨大的军事潜力。世界各国的无人作战飞机研究投入仍在进行:“J-UCAS”计划终止后,美国空军根据自身需求研制的X-45N无人战斗机仍在秘密进行中;俄罗斯宣布将基于“鳐鱼”发展新一代无人作战飞机;英法两国就“未来无人空战系统”进行合作,预计到2030年逐步取代现有的“阵风”和“台风”战斗机。
同时,X-47B下马也说明,无人作战飞机发展必须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目前主要威胁是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在反恐军事行动中主要任务是及时侦察发现目标,并准确对目标进行打击。因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大力发展和改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仍是主流的选择。
无人战机何日能统治天空?可能还需要再等等。
虽然无人战机目前还只是萌芽阶段,但它未来有潜力成为战力强大的隐身武器系统,加上空中加油后的长滞空时间,以及为它量身打造的制导武器,将成为战场上最强悍的武器,穿透最严密的防空网,直攻目标的心脏区!
延伸阅读
虚拟现实头盔——
一个“眼神”就能开无人机
■周 尧 侯玉港
不得不说:俄罗斯果真是战斗民族。当你卧在沙发上通过VR观影游戏时,也许俄军的无人机飞行员已经通过类似的方式结束了一场战斗。
具备察打一体功能的军用无人机,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无人机飞行员在操纵过程中,手握遥控杆,眼睛紧盯屏幕信息,耳中听取各类声源,如果再加上像F-35飞行头盔那样的“圣装”,岂不是如虎添翼?
这不,俄罗斯即将为无人机飞行员配备一款虚拟现实头盔。它的显示器上左右各有一个屏幕呈现3D图像,并配有能感应眼睛和头部转动的传感器。戴上代号“斯瓦洛格”(俄罗斯神话中火神的名字)的头盔就像是游戏中“开了挂”。佩戴者不仅可以观察到战场实况,还能通过转动头部及双眼对无人机进行操控。
头盔的边缘距离佩戴者头部10厘米,重量只有400克,2块视频显示屏使视野范围更广,高分辨率能够使飞行员清楚地辨别出地面上的装甲车以及士兵。操控人员进行空中监视的同时,借助头盔内置的陀螺仪,通过简单的低头、抬头即可改变飞机高度;两个瞳孔位置追踪器,则使眼球的转动具备了改变无人机飞行方向的权力。对目标进行锁定的瞳孔定位技术在民间VR应用中尚未成熟。
正在测试并改进的“斯瓦洛格”头盔,已经领先了商业化的VR设备和北约军队使用的增强现实AR眼镜,并有望于今年交付俄罗斯国防部。
与传统的无人机控制相比,“斯瓦洛格”使操控人员的战场真实感大大得到了提升。无人机不再是跟着感觉走的无人驾驶。
“水泥炸弹”——
无人机的神秘新搭档
■仝 佳 王树凯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本·拉登的女婿、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二号人物马斯里被美军无人机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定点清除。马斯里是在乘坐汽车外出时遭到定点清除的。但令人意外的是,马斯里所乘坐的车辆既未发生爆炸,也未出现被弹片穿透的痕迹,只有车顶坍塌,甚至后挡风玻璃都完好无损。那么,与无人机搭档的到底是什么高科技武器呢?
答案是“水泥炸弹”。所谓的“水泥炸弹”并不是水泥做的炸弹,而是航空兵日常训练中用来代替实弹的训练弹,它有着跟实弹一样的外壳,但是内部填充密度近似炸药的水泥,表面涂成蓝色用来区别于实弹。
经过这样的改装,“水泥炸弹”变成了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动能武器,在一定的高度和速度条件下进行投射,能够有效“砸”毁目标,而且附带损伤极为有限。在攻击城市点状目标时,是一种比小直径炸弹或可变当量炸弹还有效的利器。
2011年5月,法军曾使用“阵风”战斗机投放激光制导“水泥炸弹”,用于打击利比亚极端武装的装甲车辆和简易工事,收到了良好成效。但外界对此并不了解,一度发出了法军“买不起”精确制导武器的质疑。其实,使用“水泥炸弹”并非节约成本,而是为了减少对于目标附近建筑物的损害和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虽然并未使用真正的战斗部,但安装制导装置的“水泥炸弹”造价同样不菲,甚至与实弹相差无几,而核心就是其制导组件。
漫谈无人机的18般武艺
前几年,提起无人机,人们可能会想起神秘的大型军用无人机;如今说起无人机,人们脑海中十有八九浮现出的都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多旋翼飞行器。
短短几年间,无人机似乎“爆发”了,被应用到军事、警力、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摄像摄影、物流快递、城市管理等多个行业,不仅是高科技的军用利器,也是广泛应用的专业级工具,还是炫酷的消费级“玩具”。
其实,无人机的基础就是无人飞行器,你也可以叫他“空中机器人”,不论是多旋翼还是固定翼,这个平台如果搭载一个摄像头和云台就可以航拍,如果安一个专业相机就可以用于军警侦察,如果装一桶水就可以灭火,如果灌上农药就可以进行植物保护作业,载上货物就可以物流快递,挂上武器系统就可以反恐作战……换而言之,现在有人飞机可以干的大部分事情,都正在交给无人机做。比如,在农业无人机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日本,3000架农用无人机覆盖了日本8000万亩耕地。
武艺越强,价格越高。与消费级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和万元左右的亲民价格不同,植保无人机、电力巡逻无人机等行业应用无人机造价高昂,设计上也更接近军用无人机。一般的行业应用无人机售价要几十上百万,军用无人机的运行成本更是超乎你的想象,不仅要求地面有“飞行员”,还需要一个强大的监视分析师团队和传感器操作员、维修人员等。例如,美军的一架“收割者”无人机,保障团队的数字是惊人的180人,而一架F-16战斗机不过才需大约100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