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兴军人才方阵,文职人员队伍是一支重要力量。自2005年我军文职人员制度正式实施起,一批批怀揣报国志、强军梦的地方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走进火热军营。今天的《解放军报》刊文指出,科技兴军征程上,文职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挺立潮头,也有能力有实力担纲重任。
拥抱科技兴军的春天
■周振彦
科技兴军的春天来了。3月12日,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向全党全国全军发出了科技兴军的动员令。
推动科技兴军,必须扭住人才这个核心要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下大气力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一流科技人才“珠峰”。回望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到“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一次科技进步,每一项重大突破,无不是高端人才集智攻关的结果。
打造科技兴军人才方阵,文职人员队伍是一支重要力量。自2005年我军文职人员制度正式实施起,一批批怀揣报国志、强军梦的地方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走进火热军营。他们中,有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的高等人才,也有来自国家部委所属事业单位的精英骨干,还有从国外学成回国的优秀海归……近年来,我军文职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尤其在教学、科研等岗位上,大部分都具有硕士、博士学历。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许多重要科研项目,收获了累累硕果,不少人还获得国家或军队科研奖项。实践证明,科技兴军征程上,文职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挺立潮头,也有能力有实力担纲重任。
号角声声,鼙鼓阵阵。置身科技兴军的灿烂春天,广大文职人员要持续强化机遇意识、担当意识。文职人员虽不是军人,但作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样担负着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在战斗力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职人员投身科技创新,同样要坚持姓军为战,瞄准明天的战争,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瞄准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重大科技问题,勇闯禁区、勇于攻关,把科技创新之火燃烧在战位,做到从立项、研发到试验,每一个环节都与战场对表,每一项成果都接受实战检验,切实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接好轨、对好焦,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持续激发文职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与用人单位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紧密相连。关爱文职人员关键是对他们要高看一眼,放手使用,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积极为他们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创造成长进步的机会,对他们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关心照顾,切实树起人才优先、创新光荣、成事可敬的鲜明导向,形成千岩竞秀、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良好生态。
科技兴军呼唤“千里马”,成长成才的“根”就在岗位上。改革强军浪潮澎湃,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文职人员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常怀奋发之志,保持耕耘之心,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前人,努力攀登科技高峰,在科技兴军的征途上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
姓名:周 蕾
单位:防化学院
斩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申请5项国家专利
防化教头降“毒魔”
■解放军报记者 邹菲 通讯员 杜健
周蕾正在为学员授课。 李曙光摄
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申请5项国家专利,被评为优秀教员,荣立三等功……这些成果,是一位军校文职人员的科研答卷。
他叫周蕾,是防化学院生化防护系的一名教员。“若不是军队文职人员这个平台,也许我连化学专业都丢了,更别说取得这么多科研成果了。”忆起当初的选择,周蕾用“幸运”两个字来形容。
那是10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周蕾无意中看到防化学院招聘文职人员的信息。那一刻,珍藏心底的军旅梦在他心中再次泛起涟漪。原来,高考那年,周蕾虽报考军校,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即便不穿军装,在部队工作、为部队服务,也算是实现梦想啊!”周蕾原本已与其他单位签订了一份行政管理工作的合同,福利、待遇都不错,但他还是决定抓住难得的圆梦机会,应聘文职人员岗位。从初试到复试,再到试讲,周蕾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成为一名文职人员。
万事开头难。由于在地方高校所学专业知识与军校专业教学差别很大,周蕾必须从头学起。为尽快胜任岗位,他自学攻读了《毒剂化学》等教材,很快掌握了相关理论。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他承担起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刚当讲师那会儿,总有学员向周蕾反映地方教材实用性不强,多数内容与部队工作脱节。何不编写一本适应部队教学需要的专业教材?说干就干,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引入大量军事化学领域内容,并将军事常用危险化学品性质等常识编入附录,提高学员知识储备。“既讲基础化学理论,又讲军事运用,这样的教材更加贴近实战。”2012年,内部教材《有机化学》正式出版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员连连点赞。
周蕾并不满足于此。教学中,因化学概念相对抽象,他发现学员很容易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为此,他利用Flash等软件将化学分子结构做成动画,通过现场演示小实验,讲解深奥抽象的化学专业知识。这一创新教学方式,深受学员欢迎,周蕾也因此被评为年度“教学标兵”。
立足教学岗位,周蕾求新求变、广受好评;在科研探索中,他同样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2009年,仅有不到两年工作经验的周蕾被教研室委以重任——参与某种新的物质合成技术及工艺项目课题攻关。
对于年轻的周蕾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受领任务后,他放弃了几乎所有休息时间,多次赶赴地方专业图书馆查阅资料,返回后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做试验,有时为解决一个科研问题,他与团队经常通宵奋战。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重要科研课题最终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如今,在有机化学这一领域,周蕾已是小有名气,但他依然感觉肩上责任重大。“现代战争中,伤害来源不只有看得见的炮火飞弹,来自化学武器或其他武器的无形化学伤害往往更加致命。”周蕾介绍说,有机化学数据库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更新量,只有实时更新“知识库”,熟悉了解世界前沿化合物毒剂种类,才能时刻保持创新源头“不断流”。
周蕾告诉记者,经过不懈努力,他所在团队已经研制出能够在战场随身携带的新型“侦毒箱”,克服了以往运用车载设备检测的弊端。此外,他们还研制出新型快速洗消体系,并列入专利申请计划。
攀登科技高峰的步伐,从未停歇。当前,周蕾正围绕“单兵实时防护技术”这一前沿课题进行攻关,这一课题成果,有望在未来战场提高单兵侦毒、防毒效率。有人说,清除“毒魔”的研究工作,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但周蕾说,他甘愿冒险做这样一个舞者,为战斗力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姓名:吴 坚
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
80后博士挑大梁
■解放军报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杨彦青
吴坚(右一)与同事一起开展课题攻关。何 锋摄
“科技兴军,我们文职人员同样责无旁贷。”3月21日,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文职人员吴坚,谈起学习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时,言语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这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80后博士,入职不到两年,凭着对科研工作的如火热情以及坚持不懈的拼搏努力,成为学校某重点课题研究负责人,挑起科研攻关的大梁。“正是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与广阔的科研平台成就了我。”吴坚这样感慨道。
2015年,吴坚博士毕业,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很多:两家企业伸出橄榄枝,并许以优厚待遇;妻子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意将其录用,让两人实现团聚……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决定应聘到国防科技大学当一名文职人员。“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收入多少、福利高低,能用自己所学为军队科研事业作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吴坚了解到,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高地,他认定这里一定有自己的梦想舞台。
“我的选择没有错!”来到国防科技大学的吴坚,感觉仿佛“鱼儿找到了大海”——团队根据他所学专业和科研方向,为他制定个性化发展“路线图”,积极提供创新平台,使其尽快融入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在团队专家指导下,他创造性地将纳米材料与传统光纤激光相结合,经过近1年探索创新,在该领域迅速取得技术突破,开辟出新的研究方向,其成果填补了课题组相关研究空白,并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科研中崭露头角的吴坚,赢得了本领域专家的点赞,昔日的同学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吴坚说:“选择投身国防科技事业,使我有了发挥才干的良好创新平台。”他告诉记者,在这里,大家都奔着强军目标开展科研攻关,课题组之间沟通交流很顺畅、工作起来很顺心,创新的潜力和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
“虽然他是一名文职人员,可干起工作来却有着军人一样雷厉风行、奋勇拼搏的优良作风。”同事许将明告诉记者,吴坚身上有一股韧劲,头脑中没有双休日和八小时的概念,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出差时,总是买晚上的火车票,为的是不影响白天工作。
凭着扎实的学术底蕴和突出的创新业绩,吴坚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去年7月,他获批准进入学校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吴坚还负责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科研实验工作。“吴老师对我们要求可严了。”研究生吴函烁说,他们开始做实验时,往往比较注重实验结果,而对实验过程记录不够详细、数据处理也不规范。吴坚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耐心地说,搞研究一定要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切忌浮躁和急功近利,每次实验过程必须有详细记录,确保实验真实可靠、过程可重复,数据要及时处理,不能过夜。说完,吴坚拿出自己过去做实验时的记录本给大家看,学员们被他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所折服。
严师出高徒。吴函烁在吴坚的帮带下,创新能力获得提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篇论文。“他就像一团从不熄灭的火焰,在与他的交流中,永远不会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火花。”吴函烁坦言。
谈起今后的科研工作,吴坚眼神中满是期待:“我的事业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既然选择到部队工作,就要像军人一样,朝着强军目标不断前进,用科技创新成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贡献。”
姓名:马晓琳
单位:军械工程学院
完成了无人机数据链路在实验室中的搭建
从中科院走出的“无人机”专家
■宋钰 于科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董强
马晓琳(左一)与学员进行实践操作。宋钰 摄
“信号传输稳定,数据正常!”3月中旬,军械工程学院某实验室内,一场无人机数据传输实验正在进行。
在常人看来,这些复杂的数据犹如天书,可对该院无人机工程系数据链系统教研室文职人员马晓琳来说,那一组组数据就像一个个生命,鲜活而生动。她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数据链就是无人机的‘生命线’,其传输信号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战斗力的发挥。”
与其他装备不同,无人机属系统工作装备,实装操作需要地面站、任务机、中继机等多个装备协调进行。在进行数据链研究中,需要采集大量数据指标。但过去由于条件限制,此类实验长期以来只能在实装上进行,复杂的调试过程和高昂的测试费用对实验开展影响很大。
“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在条件与时机相对成熟的2015年,马晓琳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向上级机关申请承建射频电子实验室。
马晓琳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她,发挥自己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优势,精心购置数十台精密仪器,加班加点配套安装、耐心调试。由于任务紧张,她一狠心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经过6个月攻关,马晓琳最终完成了无人机数据链路在实验室中的搭建。
建成后的实验室能够模拟无人机的工作状态和数据变化,实现了3种无人机机型、4种接收机型号、10余种性能数据的灵活测试,有效推动了数据链系统测试与诊断、无人机抗干扰技术、无人机电磁环境监测等各类课题研究的进展。随后,她又创造性地将教学实践与实验室进行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随时让学员进行实验体会,让课程实施有了全程辅助的教学平台。
不论是对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是棘手的科研难题,马晓琳的脑子始终都在高速运转,时刻找寻着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一次无人机指标测试,需要对地面站和任务机两套系统的主通道、副通道多个指标进行测试。由于测试指标繁多,数据量庞杂,一次测试下来就需要10多个小时。马晓琳摒弃以往“套路”,重新调整了各个项目的测试顺序流程,将实验时间缩短了20%。“如果再加以细化,应用于部队实践就能有效缩短无人机的检查维护时间。”马晓琳已经有了下一步的目标。
“数据链研究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够在喜欢的地方从事喜欢的工作,我感到很幸福。”从2007年任职到现在,马晓琳已经走过了10个春秋,而在守护无人机装备“生命线”这条路上,她会一直坚守下去。
姓名:刘何庆
单位: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参与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个性化设计研究
为了飞行头盔更完美
■李晓龙
刘何庆(右)使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设备进行测量。高永钊摄
在空军某场站一个黑洞洞的屋子里,随着几束白色光栅依次闪过,飞行员头面部三维模型一点点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正在为飞行员进行三维扫描的就是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某研究室文职人员刘何庆。
2010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后,刘何庆主动放弃了国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研发部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了“空军蓝”,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某研究室以文职人员身份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
到研究所工作后,研究服务对象是与空军战斗力生成关系紧密的飞行员群体,刘何庆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
近年来,随着战斗机性能不断提高,对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头盔、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的佩戴舒适性直接影响着飞行员作战能力的发挥。
刘何庆和课题组其他成员勇挑重担,开始了我军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的创新性研究。他们在对部队进行大量走访调研、详细了解飞行员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个性化定制方案,打破了一直以来按大、中、小三个号型进行分类的传统。
有创新就有挑战。课题组提出采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方法,对飞行员进行头面部扫描,准确快速获取头面部三维数据。但在最初扫描中发现,光学三维扫描设备对黑色头发不敏感,采用医用网帽遮挡飞行员头发会导致数据缺失。虽然经过后期修补可以补全数据,但会造成误差。
刘何庆迎难而上,提出用游泳帽代替医用网帽方案,但实际操作中又发现游泳帽太厚,而且容易形成皱褶,同样会带来数据误差问题。开局不利并没有令他沮丧,经过近百次的修改、试制试验,最终制作出以乳胶为材料的个性化定制帽套,解决了扫描精度问题。以这些三维数据为基础,制造的头盔和面罩,可与头、面部完美贴合,有效解决了头盔压顶、夹耳,面罩压鼻梁、漏气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飞行操纵、导航、瞄准攻击的效能。尤为重要的是,这也为今后加装更先进的头盔显示器、瞄准具、夜视镜等装置,确保头盔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进行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的个性化测量期间,从吉林到广东、从新疆到上海,刘何庆和课题组同事拖着几十公斤重的扫描设备,足迹遍布空军基层部队。每到一地,他们总是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安装调试设备,等待飞行训练间隙进行扫描工作。有时一天辗转几个场站,晚上还要及时处理扫描数据。几年来,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为近千名飞行员进行了基础数据的测量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