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南政评论团】
快递业纳入军民融合规划,你怎么看?
■梁琼琼 张驰
军队政协委员杨国海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推进快递业军民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把快递业纳入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规划,健全法规机制保障,给予适当补贴优待,加强演练培训。
乍一听,这个想法有许多不现实的地方。但是,创新往往就在于能在看起来不现实的地方,找到最终的可能路径。如果进行论证、完善,杨委员的这个设想,未必不是未来军民融合的新着力点。
前段时间《解放军报》的一篇“值班室咋成了快递‘中转站’”在军内引发热议。收货地址的填写以及快递师傅“定位”部队造成部队驻地暴露的问题,引起保卫部门的警觉。这一个案,其实带有一定普遍性。如果快递业实现军民共建,部队收发快递时的失泄密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快递业的作用不应该仅限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其拥有的庞大的人力、信息、管理、物流、仓储等资源,如果实现军民融合,纳入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规划,那么我军无论在战时投送还是平时保障,都免去了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另起炉灶的困扰。
军民融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发达国家已有先例。美国建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即是军民融合的一个典型。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军民融合给美国国防部每年节约300亿美元,相当于其采办费总额的20%以上。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在30%以上,这标志着我国的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阶段。
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这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诸多在我们看来不可能的地方,一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可能会燃起创新的火苗。快递业纳入战略投送业规划,只是一个想法,是否可行,尚需论证。但如果我们仅仅一笑置之,就可能在不经意间错失了一个创新的机遇。
军民融合需要打破利益的壁垒,何尝不需要打破思维的壁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