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战地3(Battlefield 3)》游戏概念设定图。
■且看“战斗民族”如何打航母
●历史回眸
1973年10月,美苏地中海对峙,实力占优的美军第6舰队被苏军地中海分舰队成功逼退。美军当时判断:一旦美苏开战,虽然美舰载机可以摧毁苏军舰队,但在苏军舰艇被击中之前,数百枚超音速反舰导弹也将把美军第6舰队送入海底。面对二战之后美军超级航母的首次生存危机,时任美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惊呼:“如果美国在1970年以后的任何一年中不得不同苏联开战,我们将输掉战争,因为美国海军取胜的概率已经降至35%以下。”
众所周知,航母编队是美国海洋霸权的柱石,而那些敢于对抗美国霸权的国家,则一刻也没有停止打击航母的研究和备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起,苏军在“红色马汉”戈尔什科夫元帅主导下,科学编组空中、水下和水面作战力量,并以信息技术为纽带,逐步打通航天、航空、水面、水下空间物理阻隔,找到了一条独具苏军特色的反航母制胜途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苏军当年的作法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空天瞰制、跨域协同
打航母首先要解决的是在茫茫大海上找到航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苏军以图-16RM电子侦察机和图-95RT远程雷达搜索飞机为主体,构建了MRSC-1 Uspekh海上监控系统。该系统作战半径完全覆盖当年苏联海军的活动范围,并可以在当时美军F-4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外缘精准定位航母编队。进入70年代,苏联海军开始驶向大洋,美军航母也已装备F-14战斗机和AIM-54远程空空导弹,图-16RM和图-95RT不仅无法接近航母,更难以覆盖苏联海军的活动海域。于是苏联革命性地研发了一套天基海洋监控系统——MKRC Legenda,该系统由若干US-P电子侦察卫星和US-A雷达侦察卫星组成星座,可在全球海域发现、跟踪航母编队。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1982的马岛战争,正是由于MKRC Legenda系统成功跟踪到英军航母战斗群,阿根廷空军才得以重创英国海军。
跨域协同,是美军新一轮联合作战概念的“理论芯片”。这个词虽然为美军所新造,但其中蕴含的制胜机理和信息化、网络化作战理念,早在40多年前就已体现在苏军的反航母作战设计中。MRSC-1 Uspekh和MKRC Legenda并非孤立的海洋监控系统,其获取的航母坐标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链实时传输到苏军的轰炸机群、潜艇群和水面舰艇群,还可以为远程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由于这一时期美军尚不具备有效的反卫星手段,苏军通过跨域集成空、天、海、潜各域的侦察能力与进攻火力,组成了较为牢固的一体化“侦察——打击”系统,构成了对美军航母编队“多打一”“快打慢”的“立体跨域围攻”态势。
资料图:俄罗斯海军“基洛夫”级(Kirov-class)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
■互创条件、联合攻坚
如果说空天瞰制、跨域协同体现的是苏军空天信息技术和技战术思想的创新,那么互创条件、联合攻坚则反映出这个传统的陆战强国其实也深谙海上战役的用兵之道。
20世纪60年代,美军航母编队已经是一个融制空、制海、制陆、制电磁空间和反潜作战“五位一体”功能于一身的战役集群。战时还将得到大量陆基空中力量的支援掩护。如果从单一军种或单维作战力量的视角看,即使强大如苏军,打航母也存在难度。但从联合的视角分析,美军航母编队则存在难以克服的天然弱点。即,航母编队在执行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任务时的队形和航速自相矛盾:防空和反舰作战,要求整个编队高速机动,辅助舰艇围绕航母分散前伸部署,扩大防空区和控制海域;反潜作战正相反,要求整个编队低速慢行,辅助舰艇则靠近航母密集部署。正是由于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当美军航母编队在同时面对来自空中、水下和水面的进攻时,将陷入顾此失彼、防不胜防的窘境。
综合分析苏军战役理论可以看出,苏军针对美军航母编队的这一天然弱点,以及对己不利的封闭性海区地理结构,周密设计了一整套通过空海军“互创条件、互创战机”的联合战役行动,打乱美军部署,撕开美军防线,创造突防条件的联合制胜方法。首先,通过空军、防空军的空中进攻和攻势制空作战,持续压制美军航空反潜、反舰兵力,掩护潜艇和水面舰艇编队强渡美军封锁区,并在作战海域展开战斗队形,完成战役布势。当苏军的航空兵为潜艇和水面舰艇部队“打出”作战条件时,其实也创造了以空制海和联合制胜的最佳战机。此时的美军航母编队,已很可能在反舰、反潜与防空三类作战的艰难选择中进退失据、队形混乱,而苏军则可以根据美军的具体布势,从容确定由空中还是水下主攻。一旦统帅部下令突击,苏军的轰炸机、潜艇、水面舰艇部队将密切配合,联合发起多方向、多批次的饱和攻击。
■远距高速、饱和攻击
“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是前苏军猎杀美军航母在战术和战法层面的标志性特征。20世纪70~80年代,苏军陆续列装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基洛夫”级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奥斯卡”级核潜艇等被西方称为“航母杀手”的大型作战平台,其“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上也装备了数量不等的远程反舰导弹。
与之对应,苏军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射程连续迈过300公里、550公里、650公里三道门槛,并通过“弹间链”实现了“大编队饱和攻击”的突防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空射型的AS-6“王鱼”和潜/舰射型的SS-N-19“花岗岩”导弹。
资料图:反舰弹道导弹(ASBM)攻击美军航母战斗群想象图。
AS-6“王鱼”高空射程700公里(3马赫),超低空射程350公里(1.2马赫),装备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按照饱和攻击的模式,一个团的“逆火”就可以发射70枚AS-6。1975年,美国圣迭戈海军研究中心认为,苏联发动海空联合攻击的轰炸机和为之护航的战斗机可以在作战空域聚集400个目标,航母战斗群将立刻遭受饱和导弹攻击。
SS-N-19“花岗岩”,射程550公里,巡航速度2.5马赫、冲刺速度3.5马赫,装备“基洛夫”级巡洋舰、“奥斯卡”级核潜艇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SS-N-19具有智能组合突防模式,可6枚1组共24枚齐射,每组各有1枚领弹打开雷达高空飞行,其他导弹无线电静默低空掠海突防,领弹通过“弹间链”为低空飞行的导弹中继制导,如领弹被击落,1枚低空导弹自动爬升担任领弹,各组领弹除指挥自己的僚弹外,也可彼此协调攻击战术。由于低空的导弹在逼近航母时才会被发现,将使美军长时间意识不到已遭饱和攻击,从而大幅提高突击隐蔽性和突然性。6艘奥斯卡级核潜艇的编组,一次可以向美军航母编队倾泻144枚SS-N-19,即使不能让对手全军覆没,也足以瘫痪整个舰队,而成本尚不足当时美军航母编队的一半。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海军对苏军的饱和攻击已束手无策,即使后来装备了“提康德罗加”、“阿利·伯克”两型“宙斯盾”舰,面对当时苏军的攻击能力,美军航母编队也很难全身而退。美国正是从这时起一度对保持庞大航母编队是否物有所值产生疑问。而就在这一当口,苏联轰然倒塌,美军航母的海上霸主地位得以延续。应该说这是美军航母之幸,苏军命运之殇。
■编后
战争是攻与防的矛盾运动。从人类进入航母时代以来,“打航母”与“保航母”之间的攻防竞赛就一刻也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各国航母编队逐步升级换代,应用了不少先进技术,自身作战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反舰弹道导弹异军突起,空天快速打击系统、新型水下打击兵器、“蜂群”无人机等全新概念武器呼之欲出。显然,如果能够汲取前苏联反航母作战设计所揭示的跨域协同理念、联合制胜机理、饱和攻击原则,把这些先进战术思想与今天已经拥有的和即将问世的反航母装备有机融合起来,世人就会发现“超级大国”的海上“巨无霸”并不像他们展示的那么强悍。昨天苏军能够做到的事,今天的人们应更加有信心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