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 收藏本站 / 分享我们: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军工新闻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军工新闻

中国中段反导"利剑"磨了不只十年 为何仅试验了5次

发布时间:2021-02-07

  中国国防部宣布,中国昨天(4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国防部称,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大过年的发布这种消息,中国人民显然是很高兴的。所谓平安是福,一种能拦截核导弹的春节礼物,还有比这更平安的祝福吗?

  [旁观者拍摄的反导试验视频截图]

  导弹拦截分成上升段、中段和末段。上升段拦截,就是在导弹从地面起飞到进入宇宙、发动机关机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阶段,导弹飞行速度比较慢、巨大的火焰提供了良好的瞄准条件。但是,要想实施上升段拦截,必须接近到发射点100千米之内,否则导弹就飞进宇宙、开始中段飞行了。美国一度非常倾向于上升段拦截,提出了波音747机载激光炮、“全球鹰”带AIM-120导弹等方案,主要打击对象是朝鲜和伊朗的导弹计划。不过即使是这两个国家,也能开辟出100千米纵深的发射阵地来,不会容忍美国导弹拦截机绕着自己的领空线转悠,更不要说深入领空威胁发射阵地了。所以,目前美国主要依靠宙斯盾战舰上的标准3导弹负责上升段拦截。

  然后就是中段拦截,中段指的是导弹末级发动机关机之后、再入大气层之前,在宇宙空间里飞行的阶段。其实只有中远程导弹乃至洲际导弹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中段,短程导弹即使短暂进入宇宙空间,也很难为中段拦截提供时间窗口。更何况伊斯坎德尔、M-20这样的短程导弹还要利用气动效应做弹道机动,根本就不进入宇宙。要想实施中段拦截,难度非常巨大。

  [中段拦截的原理]

  想要实施中段拦截,首先要具备远程的宇宙空间监视能力,毕竟看不见就打不着。这一般用两种方式来实现:巨型陆基相控阵雷达或者空间监视卫星。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空间监视卫星并不是仅仅是红外导弹预警卫星。红外预警卫星可以发现上升段的导弹,但是当弹头进入宇宙空间,就变成了一个冷物体,需要用另外的手段把它从复杂的地球背景中提取出来。可见光、紫外探测都是可选的方案,但难度极大。在巨型雷达方面,中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建造了7010雷达,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当然,除了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其他国家也不会去考虑巨型雷达这样的奢侈品。日本的反导试验,是依托美国雷达系统实施的。

  [中国最早的相控阵雷达7010]

  其次是要具备强大的通信、决策、指挥、控制等体系。这些体系往往藏在幕后,很难为普通人所认识。然而它就像计算机的主板一样,不可或缺。在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控制”这个词汇。打仗不就是把敌人消灭掉就好了吗?但是在现代战争的语境下,各方需要对投入的资源、交战的过程、造成的后果,特别是可能的平民伤亡和环境破坏,做出严格的限制,否则打赢了仗也要吃亏。在反导这件事上,在击落对方核弹头之后,需要让它坠毁到大海、荒漠或者其他地方,不伤及自己和非参战方,否则会在内政外交上带来巨大麻烦。这套系统同样是吞金兽。

  最后就是拦截弹了。这其中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核导弹的来袭速度已经很快,要在极短的时间里给拦截弹装订诸元,从零高度发射出去,用更快的速度进入宇宙,在茫茫宇宙里找到不过一米多长的核弹头,然后准确地把它撞个粉碎。这不但需要高精度的制导导航控制技术,也需要极强的变轨机动能力。从昨晚围观者拍摄的视频可以发现,拦截弹在高空忽然从垂直弹道转向水平弹道,然后用侧向推力实施弹道修正,再加速飞行,敏捷度之高让人瞠目结舌。充分证明了中国科学家们的真本领。

  [美国的GBI拦截弹]

  那么,美国同行们也做到了同样的事情吗?他们在形式上当然是做到了,但所研制出来的“地基拦截弹”(GBI)不算太好用,拦截试验成功率大概只有一半。虽然每次试验失败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我们看一下总承包商的名字,就能判断其中的管理问题相当严重——没错,是波音公司。

  最后是末段拦截,是弹头进入大气层之后的拦截过程。著名的“萨德”、“爱国者”PAC3都工作在这个阶段。末段拦截对于战略导弹防御来说并不是很有利,即使拦截成功,也会在自己的领土上造成相当严重的核污染。因此,它更适合于拦截搭载常规弹头的中短程导弹。

  根据新闻报道,从2010年以来,中国一共进行了5次中段拦截试验。应该说频率并不高,这与中段拦截试验成本高昂有直接的关系。要知道,中段拦截的“靶子”也不是纸糊的,除了没有核弹头,靶弹就是一枚完整的洲际导弹。中国对这种规模的大型试验,是非常谨慎和节俭的。另外,我们很少听到国内关于上升段拦截或者末段拦截试验的消息,这或许是因为中段反导要在宇宙空间里进行,必须对国际社会作公开说明。大气层内的活动就无需通告全球了。

  [《现代防御技术》杂志的官方网站]

  最后要强调一下,中国并不是最近财力充裕了才着手研制反导系统的。不但有早年的640工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更是自1973年开始就一直在主办一本核心学术期刊,在很长间里一直叫做《战略防御》,现在的名字叫《现代防御技术》,这本期刊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国内外的导弹防御技术。所谓十年磨一剑,那么中段反导这柄利剑到底磨了多少年,读者朋友们应该是心中有数了。

文章来源:新浪网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技术支持:建站中国 www.jzzg.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60087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