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为期3天的第二次精彩授课拉开序幕。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顾建一应邀设坛开讲,为大家上了生动一课:《民企进入国防领域的路径分析》。
9月20日,这个专题培训班开班的消息一度引发各方关注。置身课堂内外,我们发现,一个“开”字好辛苦,各方辛苦筹备不言苦;一个“开”字分量重,就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个“开”字真幸福,守得云开见月明,捕捉到军民融合的若干特点规律,从此不再迷茫。
一纸合同缘何令人忧喜交加
困惑道不尽 难题实在多
■解放军报通讯员 王龙伟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陈昭君最近又多了一层紧迫感。
培训班学员在书店发现了一本军民融合论文集。本该有些激动,她却兀自困惑:10年前的论文集,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还有多少借鉴价值?
说起困惑,学员们个个一肚子“苦水”:保密资质不好办、流程太复杂、信息不对称……融合路上的“钉子”有硬有软,几乎每一个想凭自身实力投身军民融合的企业家都能说出一堆例子。有人戏谑,100人能说出99种不同,还有一个保持沉默。
一家高科技企业完成了技术的研发,并与军方签订了采购合同。然而,生产过程亟需千万级资金支撑,结果却是贷款无门。合同签了,本是高兴的事儿,类似的后续难题却令人忧心忡忡。课前不同形式的摸底调查,让专题班发起和策划人之一、同时又是主讲教师的西安信安保密技术研究所所长石梁更加坚信:军民融合领域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弄准弄清“惑”在何处、来自哪里,才能对症下药,让专题培训“专”起来、管用起来。
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高管蒲家坤,对投身军民融合的困境用一个比喻自嘲:“无头苍蝇,忙了一两年不见效果。”石梁用一首古诗作答:“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从前被眼瞒。”如果说民企投身军民融合某种程度上就是“寻光者”,那么培训就是要打开窗子,尽快让“光”透进来。
在石梁看来,搞军民融合只有激情和实力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准渠道和方法。诸如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军队采购网这些面向大众的服务渠道都已经上线,政府、各产业园区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资源就在眼前为啥还是“两眼一抹黑”?就因为有找渠道的朴实冲动,而没有找准渠道的科学方法。
陈昭君的困惑也在碰撞交流中“拨云见日”。褚橙的故事让她豁然开朗:这十几年褚时健带领农户种植冰糖橙,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县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普及用书竟然管了大用!可见,符合实际、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哪怕10年前的照样值得拥有;“浅”入“深”出、故弄玄虚的所谓新书,再“光鲜”又有何用?
温度传感器为啥引出热门话题
置身大风口 细说盼些啥
■解放军报通讯员 梁 雪
浙江一家民营企业连续攻关数月,研发出某型军用飞机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销售利润分配却令人大跌眼镜:提供外包装的某军工企业占了大头。
尽管属于个例,倒置的收益却在课堂内外引发热议,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有人说,军民融合堪称当今中国一个机会多多的大风口。置身军民融合这个特大风口,广大民企究竟盼些啥?这也是清华大学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十分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些学员介绍,项目启动的关键时刻,嗷嗷待哺的民企时常呼吁:“天使投资人,你在哪里?”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企业平均寿命在3年左右,成立3年后小微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仅占约三分之一左右。看来,银行的担忧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始于2005年。那一年,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民营企业涉足军工领域“开”了一道口子。此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军工项目。
13年后的今天,军工产业里的民企现状如何?培训班前期筹备调研发现: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比“十一五”末期增加127%。
欣喜之余也有隐隐的担忧:军工产业里的民企做大做强的少而又少,不论在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民营军工企业目前是处在一个低迷和比较艰难的阶段。
喜忧之间,聚焦在一个“盼”字:盼融资不再难,盼与央企、国企、军工集团一样的待遇,盼与央企、国企、军工集团一样的前景,盼能够从军方拿到大订单,盼核心技术不被以合作为名拿走。
千盼万盼,总在盼有人来回应。培训班第二次集中授课之时,恰恰是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之后。清华大学方面表示,以智力支持的形式化解民企参军的“怕”,纾解民企参军的“盼”,正是一个积极回应的姿态,也是高校投身军民融合的应有之义。
培训效果如何?培训之后咋办?军内外许多目光正在向这里聚焦。课堂组织管理人员高老师介绍说,一定不负各方厚望,变压力为动力,力争把培训办得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现实需要。
发明专利为何不是民参军“包票”
课堂捞干货 融合有把握
■解放军报通讯员 李东哲
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坚冰”“壁垒”既是“民参军”的痛点,更是一些企业家的泪点。
“公司研发光电系统耗时4年,投入上百万,取得多项发明专利,但长期进不了军品市场!”培训课堂上,说起目前困境和军品采购目录,福建中海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郝超一脸苦恼。
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应运而生的清华大学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计划用一年多时间,区分10个模块进行课程培训,通过讲座授课、讨论交流、启发引导、参观见学以及专题研讨等形式,为“民参军”企业校正方向,以项目对接为抓手帮助企业找准发展路径,努力为企业提供“民参军”过程中“越门槛、接资源、找资金”的解决方案。
曾经望穿秋水,期盼清华开课。而今置身名校,收获能有几多?
置身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蓦然发觉,名师讲国家战略,如春风化雨;一线大咖说实战经验,似润物无声。
“军转民”“民参军”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是参与生产国防工业的配套产品的形象说法,有能力的民企甚至可以直接成为武器装备设备的采购供应商。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同样有民企一席之地。但这还不是军民融合的全部内涵,社会化保障等传统领域的广阔天地照样大有可为。
第一天听课尚未结束,学员们就已经强烈感到,思路一打开,看到的就不只是装备领域,民企还可以成为军用物资、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可以充当国民经济动员力量。
军品市场当然十分特殊,一是主体不平等客观存在,民企和军队的供需地位差异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考量;二是价格不完全由竞争决定,而是竞争加谈判;三是受国防信息安全等客观因素制约,信息需求发布无法全部公开。听了这番讲解,郝超曾经的“委屈”和“不解”顿时烟消云散。
“主动承接对国防储能释放的技术需求,当好‘军转民’的中继站不也是一片蓝海吗?” 北京炎黄鸿志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游礼洪结合自己培训中的心得体会,由“学员”变身“导师”,现场为更多民企支招。
紧急叫停投产中项目究竟为哪般
培训开“天眼” 前方路宽阔
■解放军报通讯员 陈坤丰
“仗怎么打,产品就怎么研发。‘民参军’不仅要做平台、武器供应商,更要做作战能力和体系的提供商。”培训中,一位军内专家的话使她豁然开朗,并及时厘清“民参军”的若干要义,重新定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方向坐标。
于是,一个紧急电话从北京打到深圳:“赶快暂停无人水下潜航器生产,我们研发方向是对的,但最大缺点是忽视了作战需求!”
她叫陈莞依,培训班学员,现任广州沃芒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用陈莞依的话来说,这次培训像为她开了“天眼”一样,让她发现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的盲区和死角,更感前方道路宽阔,对未来的军民融合干什么更加充满信心。
培训之余,陈莞依甚至顾不上商务应酬,而是跑前跑后找专家咨询。培训结束前一天,一项新型全自主无人水下潜航器设计与应用项目基本完善定型。“生产推迟了几天,当然有损失,但规避了返工回炉再折腾的风险,长久来看,我们还是赚了。”陈莞依如是说。
像陈莞依一样,培训学员大都收获多多。谈及培训后的打算,许多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有的表示,回去第一件事是重新调整企业规划。军事装备的立项、预研、生产等流程十分科学严谨,军品定型后使用时间比较长,维修保障工作也须到位;而民品从立项到上市最长也就一年多时间。“看清楚两者流程之间的本质区别,才能少走弯路。”北京正中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柘岚说。
有的表示,“参军”就要学“当兵”,在对自身产品和优势进行分析定位,了解军工需求的同时,还要甘坐“冷板凳”,确立“做军品挣不了快钱”的理念。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定璿谈及当初创业时说,万万没想到,他选择的项目正好与荆门发展通航产业的规划相吻合。此前,为圆梦,他曾蛰伏7年打基础。
偶然之中有必然。军民融合的广阔领域,更多民企应该像梁定璿那样俯下身子,透过偶然抓住必然。这个“必然”,就蕴藏在国家、军队、地方、企业等各方利益的最大交汇区间。
当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许多人蓦然发现,个人学习的有限性和滞后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快速性已经产生极大反差。
令人倍感庆幸的是,经过两次集中授课后,清华大学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学员越来越有底气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这得益于与一般培训相比,培训班的几个显著转变:培训主体由“知识传播者”向“知识生产者”转变,培训方式由“承袭式”向“创新式”转变,培训内容由“补缺型”向“挖潜型”转变。